2018年是我校建校60周年,也是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一年来,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经过各部门单位申报、学校初评,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提炼,最终确定学校2018年度十大成果。
1.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全面开启淮工振兴新征程
12月20日至21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擘画了学校未来发展蓝图,全力实施“淮工振兴”,坚定“一个目标”,紧扣“两大任务”,推进“十个一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信心,为全面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凝聚了淮工力量。
2.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遵循“隆重热烈,务实节俭”的原则,围绕“学术、校友、人文、绿色”的主题,圆满举办建校60周年发展大会及系列活动,特别邀请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经济50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白重恩院长等专家学者共商学校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主流舆论,凝聚师生人心,在《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报》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发稿100余篇宣传学校事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提振了师生精气神,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3.近悦远来师资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
全年共引进博士过百人,成功引进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省“六大人才高峰”“333工程”“青蓝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突贡专家”22人,其中1人获省“外专百人计划”专家,实现此类项目“零”的突破。建立教师集中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开展2次全体教师集中培训。
4.科技奖项和社会服务实现新突破
坚持“扎根淮安办大学”,实施科技服务“1111”工程,在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等方面与淮安各县区和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学校2个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实现重大突破。3篇文章在自然出版集团2018年第一期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收录期刊上发表,跻身中国内地高校TOP200。成立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获批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
5.工程教育认证取得新成效
结合“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率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和各分委员会评审;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工程管理3个专业获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委员会认证申请受理。
6.国际合作办学再创佳绩
学校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新突破。该项目现已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2019年招生计划。
7.校园文化彰显品牌效应
大力推进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课两礼三会”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加强学生典礼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激励引导广大师生传承淮工精神,塑造精彩人生。统筹举办200余场“江淮论坛”“翔宇讲堂”等高层次文化论坛和报告。顺利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点位样板工程验收,获评淮安市首届文明校园。
8.问鼎“创青春”国赛金奖
大力实施“翔宇优培计划”“一院一品”工程,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249人次,校园传书团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85项。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9项、优秀团队3项,省抽检全部合格。获国家级大创项目22项、省大创项目101项、省校企合作项目9项、省创业项目5项。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显著提升,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1项。学校成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
9.幸福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进一步深化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建成萧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投入使用,设计艺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2000余名师生顺利入驻,学生宿舍全部实现“6改4”。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学校收入突破7个亿。落实民生工程资金,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和浴室等生活设施,让全体学生真正体会到淮工大家庭的温暖。及时兑现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与增资收入,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10.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按照省委巡视办要求,积极推进巡视整改任务落实。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抓好书记项目推进落实。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和方法创新,建工学院教师行政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