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淮工要闻 >> 正文

淮工要闻

《新华日报》专题报道我校聚力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供稿:新闻中心   日期:2018年10月12日 08:13   浏览量:[]

10月12日,《新华日报》以《淮阴工学院:聚力突破 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题,专题报道我校聚力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成效。现将相关报道转载如下:

淮阴工学院:聚力突破 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淮阴工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育人特色,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大力践行“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精神,聚力突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厚植工科底色、彰显办学亮色、提升应用成色,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全力推进“淮工振兴”,全面实施“十个一流”,全力助推“淮安崛起”,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不断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厚植工科底色。淮阴工学院深入对接区域行业产业对人才培养要求,推进社会服务“1111”工程,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生根。推进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的紧密对接,瞄准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精研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建立产教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建立符合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转型要求的课程体系,与优势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来自行业企业真实需求等。如今,中兴学院、淮商学院、台商学院、农垦学院、师生工作室育人平台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既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该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特色明显、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后劲足”、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彰显办学亮色。在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省级重点培育智库苏北发展研究院实现了几连跳,现已成为淮阴工学院鲜明的办学亮色。2015年4月苏北发展研究院被列入江苏省社科强省计划,2016年作为发起人加入了中国教育智库联盟,2017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库,并进入高校智库100强。“苏北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台商研究中心校外研究基地”获批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发展至今,该研究院不断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参加2017年省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全省部分智库负责人座谈会,并围绕苏北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向省政府、省发改委、市发改委等部门报送《苏北发展补短板研究》《苏北省境沿边地区发展策略》等决策咨询建议30余份,《淮安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顺利转化为淮安“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参与研究的《苏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调研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承办系列高层论坛如淮安发展高层论坛、“加强区域合作,加快苏北振兴”专题研讨会、“加快苏北特色振兴,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在《中国经济时报》《学习时报》《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群众》等重要媒介上,发表了20余篇具有较强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建议。

提升应用成色。面对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该校主动作为,加强顶层设计,多方构建双创教育体系,以提升人才的应用成色。确立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全受益的“四全”理念和“融入专业、强化实践、个性发展”的工作思路,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发展有机融合,与学生个性发展有机结合,构建了学训结合、以赛带训、以训促学、赛训孕创的“四维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采取“强化融合,构建双创课程体系;协同推进,汇聚双创教学资源;创新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境外交流,拓宽创新创业视野;以活动载体,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完善机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等举措,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色。该校人才培养也因应用型双创教育的展开而捷报频传:在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 RoboCup 公开赛中,获得6个一等奖,并获得唯一的最佳创新创意奖;在第十四届“挑战杯”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3项;在2015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人社部主办的“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获“金翼”奖;在2016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在2017第九届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年,海尔创客实验室团队获一等奖;“校园传书”项目获2018年“创青春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银奖并晋级国赛决赛。此外,学生近三年创新创业竞赛获奖2000余人次。该校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生公开发表论文240余篇,获批专利近100项、软件著作权200余项。

赵泽虎 侯兴祥 仲昭慧

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810/12/c541796.html

作者:仲昭慧

编辑:仲昭慧 审核:侯兴祥


作者:仲昭慧编辑:仲昭慧 审核:

上一条:江苏省新兴产业与技术发展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下一条:我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问题排查工作


友情链接
中国江苏网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新华日报
江苏教育报
淮安日报
扬子晚报
淮海晚报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
常州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