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全体淮工人朝乾夕惕、昼夜不舍,奋力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经各部门单位报送,校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学校2020年度十大成果。
1.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扎实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干部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全省高校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校内巡察实现全覆盖。获批“江苏省高校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培训基地”。
2.疫情防控彰显“淮工力量”
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织紧织牢统一领导、组织有序、协同紧密、措施有效的疫情防控网。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创新云端教学体系,云端建课3453门次,相关成果入选教育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优秀在线教学研究成果。制订“两案九制”,精准防控,顺利复学。实现校园抗疫产品成果化,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厂矿一线助力地方复产复工。学校成为淮安地区高校唯一获评“省高校后勤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单位。
3.申硕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硕士单位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申报的单位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均通过省学位委员会审议,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
4.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获批省品牌专业二期项目2个、特色专业8个。新增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现国家级“金课”和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一等奖突破。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新增省优硕论文1篇。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学生获“互联网+”国赛铜奖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突破2300人次。
5.师资力量在聚智赋能中不断壮大
新增国家级人才4人。新增省优秀教学团队、省哲社优秀创新团队各1个。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48.4%。荣获“江苏友谊奖”外国专家1名。入选省“双创计划”博士15人,创历史新高。
6.科研能力在社会服务中显著增强
获批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16项,位居全省第一。授权发明专利和成果转化数领先全省同类高校。高质高效推进社会服务“1111”工程,成功举办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新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
7.幸福校园焕发生机
改造完成翔宇广场和柴米河等项目,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连续四年实现教职工收入增长,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央视、《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效,营造了团结奋进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离退休老同志爱校荣校,积极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获淮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记功单位。
8.内部治理在机制创新中释放效能
制定出台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方案,出台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二级党组织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部门部(处)务会议事规则,系统推进科研管理、职称评审、绩效分配等综合改革,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新跨越,实验室与房产资源管理实现新突破,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
9.克服疫情影响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聚力“六稳”“六保”,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00余场,近1000家企业来校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80000余个。学生考研率达23.68%。年终就业率达96.5%,位居全省本科院校前三。
10.开放办学在合作共赢中稳步推进
着力打造国际合作交流新平台。成立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推进开放性办学,实施一流境外合作,新增境外合作高校10所。新建境外合作课程6门。“留学淮工”品牌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