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了!我们都被录取了!”当查询到拟录取信息后,王寅飞和杨慧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王寅飞和杨慧是淮阴工学院化工学院环境1171班的学生,两人也是一对情侣。临近毕业,他们用优秀的成绩展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双双考研成功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录取。“我想这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毕业礼物”,王寅飞和杨慧表示。
(左杨慧,右王寅飞)
“遇见,有缘千里”
王寅飞和杨慧,一个来自“六朝古都”南京,一个来自“苗岭明珠”凯里,跨越千里,在淮阴工学院相遇、相知、相恋、共同成长进步。大学四年,杨慧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王寅飞也多次获得校二等奖金、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她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第一次见感觉凶凶的,不苟言笑。接触时间长了发现正好相反,她很温柔很善良。严肃认真是她对待学习的态度,好几个学期都是班级第一。”和杨慧在一起时间长了,王寅飞也被她对待学习的认真感染,图书馆成了他们约会的“老地方”。“学霸的男朋友总不能太差吧”,王寅飞笑着说。
“他性格很开朗,很幽默,跟他相处让人感到放松,没有压力。”杨慧遇到困难王寅飞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并想办法帮助她一起解决,在选择面前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王寅飞也会第一时间给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考研复习期间压力很大王寅飞会及时出现在杨慧身边陪着她、鼓励她、逗她开心。
“相知,同心同向”
“因为同专业又是同班,好朋友会调侃我们是甜甜蜜蜜小情侣,也是专业领域好搭档。”王寅飞说。大二下学期,两人分别跟着不同的导师做大创项目,研究方向都是水污染控制。一次次数据错误,一次次实验失败,有时候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整天。疲惫时,两人会互相打气,遇到实验时间错开时就安静地在实验室里陪伴对方,默默支持;遇到难点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项目完成时,与彼此分享成功的喜悦。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越深入学习研究,王寅飞和杨慧愈加认识到环境问题比想象中复杂的多,也愈加坚定要为污染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期间,两人深刻地认识到雾霾、水环境污染、碳中和等问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投入其中解决问题,更加坚定了他们考研的决心。
除了学习上的相知,两人的兴趣爱好也都是“运动型”的。大一一开学王寅飞就加入了学院的足球队。“收获很大啊,我那时候很胖有180斤,踢了一年球不仅瘦了40多斤,还跟着球队参加学校千人百队足球赛获得了冠军。”王寅飞自豪地说。杨慧则是“刚柔并济”,大一加入了学院女子篮球队,凭着自己的优秀表现得到老师和学姐的肯定,成为主力队员,大二担任院女子篮球队队长,同时参加了院舞蹈队,圆了自己从小到大的舞蹈梦,和舞蹈队小伙伴们参加校健美操暨排舞比赛还获得过二等奖。
“共进,比翼齐飞”
“去年4月我们决定考研,就开始一起收集考研信息。选学校的时候,她说想去南京领略一下六朝古都的魅力,我正好也是南京人,就这样我们选择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确定目标后,两人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当时因疫情原因,处在居家学习阶段,但在家里学习诱惑实在太多,复习效率并不高。为了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杨慧和王寅飞想了一个法子——开视频通话互相监督。“这个法子很实用,一方面两个人互相攒着劲儿绝不在对方面前偷懒,另一方面在遇到难题时可以互相交流,遇到低谷时也可以互相鼓励。”王寅飞说。回到学校后,两人则改变了策略。“当时已经进入冲刺期,需要讨论和交流的前期已经都解决了,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规划,稳扎稳打复习就好了。”杨慧说。为了不打扰对方,王寅飞和杨慧特意没有选择紧靠着的座位,同一间考研教室里,两人隔着一段距离,一同为了“考研成功”这个目标全力以赴。
越临近考试时间,两人越发感到压力巨大,冲刺阶段的“持久战”让人感到疲惫,很多人这个时候撑不下去就放弃了,但是杨慧和王寅飞选择坚持。“很煎熬,但是决不放弃。”杨慧说。每当一个人有放弃的想法时,另一个人都会告诉对方:“这个时候放弃了,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必须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考研是杨慧上大学以来的目标,如今实现了,研究生阶段她希望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跟随导师做实验多发文章,之后根据情况考虑是否继续读博。王寅飞则表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课堂学习之余出去多走多看,让理论学习和实际实践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