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是一所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的地方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一流学生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瞄准区域经济社会主导产业需求,培养了一批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考研录取率连续5年超过20%以上。
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学校持续完善国家-省-校品牌专业建设衔接机制,全面开展“2612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打造2个国内知名专业、6个省内同类领先专业、12个校级品牌专业,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目前,学校已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经过多年发展,淮阴工学院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已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点近20个。在最新的2021校友会中国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学校以1个7星、11个6星的成绩位列中国理工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第8名。
扎实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衡量高校工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以推动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发挥认证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思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面向地方特色行业产业应用,优化设置课程体系;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有效保障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工程等6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排名第一。
深入推进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淮阴工学院积极响应,以新理念、新方法加快推进学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依托爱课程、超星泛雅、学银在线、智慧树等国内知名在线课程平台,自主建设面向社会学习者和校内学生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20余门,建设面向校内学生小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SPOC)1000余门,涵盖了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创新实践类课程等。引进超星尔雅、智慧树等平台精品在线开放通识课程40余门,每年面向全校学生选课人数达3万余人次。经过长期建设,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助力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共计37门。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按照“平台支撑、项目引领、专创融合、协同共建、开放共享、持续发展”的原则,明确功能定位、自身特色,汇聚整合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建成“一核两区多点多元”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一个中心、多点开花、立体多元、全面推进的局面。融入人才培养,搭建分层递进双创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2.5学分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将学生的大创项目、发表论文、授权专利、竞赛获奖、自主创业等则算为创新创业学分,要求不低于4学分。将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每年开设各类创新创业特色课程100余门。注重赛训牵引,以赛带训、以训促学、赛训孕创,形成学训赛创四维联动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双百工程”和学科竞赛“一专一赛、一院一品”工程,实现了“大创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孵化转化”无缝衔接。针对专业特点、社会和学生个性化需求,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台创学院),构建跨学院、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新机制,开设翔宇竞赛实验班、翔宇创业先锋班、GYB/SYB培训班、翔宇讲堂、台创讲堂等双创实践与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次。目前,已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所有专业全覆盖,获“创青春”国赛金奖、“互联网+”国赛铜奖、“挑战杯”国赛铜奖、数学建模国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8000余人次。学校获批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成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苏台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