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阴工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1357”工程(“1”是三年内引进10名国家级人才;“3”是三年引进300名优秀博士;“5”是三年学校自主培养50名博士;“7”是实施翔宇7个系列人才工程),推进校城融合,服务地方发展。
加码支持政策,形成人才吸引“强磁场”。立足学校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优惠政策加码引路,坚持人才投入经费优先原则,设立人才引进专项经费和教职工培训专项经费,逐年增加人才薪酬、科研经费、安家费、培训费等。构建“一院一策、一人一议”的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提高引进人才与学科、团队建设的契合度,充分发挥人才引进集聚效应。坚持人才全方位培养的原则,注重翔宇系列人才工程建设,出台系列文件,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队伍整体建设水平。
做实服务管理,优化栓心留人“好环境”。深入推进幸福校园建设,营造学习开心、工作顺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四心”校园氛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学校。按照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精神要求,给予人才成长“过渡期”,助力其快速成长为“双师双能型”人才。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教师、与教师谈心谈话制度,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提供科研启动费,鼓励新入人才利用所长开展科研工作。鼓励新入人才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秉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服务精神,精准提供个性化服务。
提升人才贡献度,释放发展“新活力”。以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打造优秀教学、科研群体,形成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积极培育校级优秀团队,吸纳新进博士根据自身发展特色融入团队,以点带面,提升团队整体水平。构建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高层次人才集聚为核心的平台建设发展体系,将新入职博士融入到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建设中,发挥其专业特长,提升平台整体建设水平。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改革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显示度的教学成果,近3年获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以高水平平台为人才提供“充电站”和“蓄水池”,与淮安市各县区均签订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实现了“1111工程”区域全覆盖。
相关链接: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0/10/9/art_57813_953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