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河而兴业因河而衰,清江浦的繁华早已远去,但淮安的魅力一如往昔,里运河中洲岛上的清江浦记忆馆中封存了满满的淮安韵味。
4月1日,设计艺术学院吕艳老师带领视传1201、1202两个班的同学走进清江浦记忆馆,通过“深学、深悟、深品、深谈”,”让师生们了解清江浦,品味千年淮安。
走进记忆馆,穿过艺术铜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180度半环形放映体验厅。站在大厅中央的仿制船头,可见河上船只千帆竞速,两岸店铺鳞次栉比,商贩游客人潮涌动……昔日清江浦的盛况立现眼前。幕布下的大型微缩景观,则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漕运总督吴棠建成的清江浦石头城的复原。
馆内展出的有老字号的粮行、盐栈,还有洪门寺豆制品店铺、仁德生中药铺、庆生钱庄、清江浦电报局、鼎大绸缎庄、崇实书院、老半斋酒楼、清江铜元局……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一下子就将人拉回那个繁华热闹的年代。
另有淮安方言、民俗内容的展示。嫁娶的习俗,生活的场景、厨房的复原等,充分感受淮安民俗的魅力。更有人文的荟萃,“通天教主”王瑶卿、“高风亮节”李更生、“麒派祖师”周信芳、“集锦摄影”郎静山等一大批文艺名家,诉说他们从这里走出,传承清江浦记忆与乡愁的故事。师生们在馆内聆听了馆内工作人员对展品的详细介绍,了解了不少淮安地区独有的传统美术文化。
该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学生们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助力师生们全面发展,培养更多有文化底蕴、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